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5的文章

MOOCs on the Move – edX、Coursera

圖片
隨著手機、平板的普及,改寫了科技生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在2014年年底,行動裝置的數量將超越全世界的人口數量,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人們不一定有網路,但是卻擁有手機與行動網路,因此,如何將MOOCs中龐大的資源觸及這些人群,對於MOOCs平台的經營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把原本網站的內容移轉到行動裝置,感覺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反正所有的行動裝置都有瀏覽器,就直接用瀏覽器打開網站不就完成了嗎?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簡單,對於行動版本的瀏覽器而言,通常不支援flash的格式,因此影片的播放必須走HTML5的格式。 考量到行動裝置的螢幕尺寸不同,一個好的APP還必須考量到不同大小的版面安排,讓使用者能夠清楚的看到文字與圖片內容。此外,行動裝置的無線網路頻寬與電量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必須隨著當時行動裝置的連線狀態調整影片的格式。 在下述內容中,我們將分兩篇文章介紹Coursera、Udacity、edX、Udemy這在行動裝置上的發展。 我們先從 edX 談起。edX在行動裝置上的發展較其他MOOCs平台來得慢,目前只提供部分的課程在APP上存取,同時,edX只提供Android平台的應用程式,且該程式是為了手機而設計,對於平板的使用者而言並不友善。 圖一、edX手機版的介面。 上面三張螢幕截圖是edX在Android上的介面,所使用的裝置是Nexus 7平板。在進去edX手機版後(圖一左),介面會顯示目前所修的課程,也可以查詢edX手機版支援那些課程。點入課程後(圖一中),則分成三個頁面:Courseware、Announcement和Handout,分別是課程影片、課程公告與課程講義。課程影片(圖一右)將會下載到行動裝置,並可以選嵌入式撥放或是全螢幕撥放。 edX手機版只把基本的課程影片和文字訊息帶到行動平台上,其他像是虛擬電路圖等特色工具都不支援,同時,在介面設計上留有過多的空白,許多說明都直接連結至edX網頁,這些缺點顯示edX手機版仍有巨大的進步空間。考量到Google和edX在MOOCs領域的合作,總覺得,edX手機版應該要更加進步。 和edX手機版相比, Coursera 行動版就顯得友善許多。Coursera行動版的介面,不但能根據手機擺放的方向自動調整版面,同時,

Alison:The Original MOOC

圖片
在MOOCs的浪潮中,Alison是第一代的領航者。Alison創立於2007年,被認為是世界上MOOCs的發源之一,直到今日,Alison已經變成擁有橫跨200個國家400萬註冊學生,超過40萬個畢業生的MOOCs平台,同時,也提供了2萬種課程,供學生選擇。 作為一個營利性質的網站,Alison以廣告和證書做為收入來源,以提供開放免費的課程資源。在課程選擇部分,Alison和Coursera與edX和知名大學合作不同,Alison和Microsoft與Google等企業合作,提供以專業技能為導向的MOOCs課程。 Alison的課程分成兩種層級:「diploma和certificate」。其中,certificate課程是比較簡短的課程,部分的certificate課程提供免費的PDF的證書,而diploma課程則只提供紙本的證書。Alison並不像Udacity或是ewant一般,尋求大專院校對證書的承認,而希望可以藉由Alison本身認證的推廣,產生具有公信力的證明。 圖一、Alison的課程分類。 我們以“ Diploma in Basic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作為測試的課程,在一開始的課程介紹中(圖三),介紹了課程的開設者(劍橋大學)、對於課程的影音要求以及課程的目標。 圖二、Alison的課程介紹。 Alison的課程是以投影片的形式為主,搭配一些多媒體影音,而非目前MOOCs主流的影片教學形式。以所選取的中文課程為例,投影片內容主要是中文的背景介紹,在發音與對話部分,則會有額外嵌入的聲音檔供學生學習(圖三)。數個投影片課程會形成一個課程模組,數個課程模組則形成一門課程。除了將課程模組化之外,Alison課程之間的連結也作得很好,在課程進行中,可以直接選取其他課程的資訊(圖三右側的投影片),並直接幫學生選修此課程。 圖三、Alison的課程介面。 在Alison的課程中,還會包含測驗,以這次的中文教學課程為例,在9個課程模組中,有2個測驗課程,分別在期中與期末,若是要取得證書,則必須完成包括這兩個測驗以及最終測驗的三次測驗。測驗必須答對超過八成的題目才算通過,測驗的方式非常多元化,包括課程內容、聽力測驗、文句連連看或是翻譯題都有,在作答後(圖四

MOOC,我的畢業證書呢?(4) –ewant

圖片
不同於國際上知名的MOOC平台,ewant(育網)平台是由兩岸五所交通大學 (包括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及國立交通大學)於2013年共同發起,並由國立交通大學負責設計建構的開放教育平台。 面對Coursera和edX的競爭,ewant把注意力放在廣大的華人市場,希望成為華語文的共通MOOC的平台。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ewant和政治大學、中央大學、陽明大學等眾多台灣大專院校合作,同時也和中國大陸的交大系統、清華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提供跨越兩岸的華語課程。 微學程 在課程設計上,eWant也有微學程的系列課程,就如同Coursera的專業課程與edX的XSeriel一般,也是將一系列的課程包裝成學程的形式,提供學生選擇,目前一共規劃了包括青少年心理、工程力學、中國式管理、化學工程、統計方法、機械設計六個學程,主要由西南交通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開設。 實體考試與認證制度 不同於Coursere、edX與Udacity以 理工和管理課程為主,ewant在課程開設上有更多通識性科目,例如「孫子兵法與企業經營」這樣的通識性課程。而且在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之下,學生只要能通過考試,就可以承認其校內的通識學分。 此外,在證書的頒發上,ewant平台也嘗試和非學術單位共同頒發,例如「 走讀臺灣茶 」這一門課程,就與臺灣茶協會合作提供認證證書。 由於ewant的發展目標是一個地域性的MOOC平台,因此和臺灣的空中大學合作將課程同步開放於TaiwanLIFE平台。一方面提供空中大學更豐富的師資與教學內容,一方面則由空中大學則支援ewant平台實體考試的空間。在這樣的合作關係之下,ewant可以在臺灣13個空中大學實體教室利用傳統的證件與人工識別,提供一年4至5次的實體考試認證。 eWant平台上多元且通識取向的開課方向以及和社會單位合作頒發證書的方式,有助於將MOOC的發展普及於一般社會大眾,而不只侷限於大學生族群。 然而在目前參加考試不收取費用的情況下,對於身為非營利平台的ewant,要如何評估實體考試所產生的費用與效益,或許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圖一、ewant平台的證書 ewant平台顯示了一種在地化MOOC的發展方向,與三大平台相比,它不是尋

MOOC,我的畢業證書呢?(3) –Udacity

圖片
Udacity將重心從大學課程轉向技能培訓的專業領域。因此,不同於Coursera和edX以影片和同儕互評為主的教學模式,Udacity以專題導向(project-based)的方式設計課程,期望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實作與專業能力。舉例而言,Udacity的第一堂課程:Intro to Computer Science,就要求學生完成一個搜索引擎,並利用此搜索引擎建構一個社群網路。希望學生從做中學,獲得帶得走的一技之長。 然而正因如此,他們的課程設計困難、師資稀少,Udacity一共只有18門課程,主要圍繞在資訊工程以及管理領域。不過,Udacity不像Coursera與edX與眾多知名大學合作,他們選擇和Google、NVidia、Facebook等公司合作開課,學生將因此有機會接觸真實企業案例,甚至有機會去這些公司工作。 在此前提之下,他們會提出那些承認學生能力的機制呢 ? 圖一、Udacity與合作公司開設的課程 Certificates   MOOC之所以吸引眾人目光,其中一個原因是免費,然而 Udacity卻決定自2014/5/16起不再發放實質上不具價值的免費證書 ,大眾仍然可以免費學習,但是要取得證書就必須經過付費的身分認證。Udacity指出這是一個很困難的決策,但是如果要提升證書價值,這就是不得不做出的轉變。 不同於Coursera與edX依據每門課程的定價收費,Udacity是以月費計價—一個月199美元,收費期間他們會提供助教(Coach)與解題的服務,也就是確保學生有更佳學習體驗,協助其最終取得證書。 至於Udacity的身分認證方式也很不同。課程開始時,學生將和助教進行一次視訊介紹;完成課程時,助教則會再度確認你的身分資訊。這樣的認證方式簡單而有效,卻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Online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 Udacity另一個創舉是和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與AT&T合作,提供線上資訊工程碩士(Online 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Science,OMS CS )的學位。 在Udacity上,該學位向所有學生開放,但是前提是這些學生必須通過喬治亞理工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