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OC的教學設計與原理

「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這個名詞並非在2012年才出現,其實早在2008年就由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執行線上課程CCK08後所提出的。

CCK08是「連結主義與連結的知識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2008」的簡寫,這是提供給在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學正式上課以及非正式讓任何人免費註冊的線上課程。除了原本教室內學生外,大概有20人付錢取得學分,有2300人單純有興趣不拿學分。

「大規模」指的是有上千名學生同時參與課程,「開放」則是指很多面向的開放,包含 : 使用開放資源軟體、開放給任何人註冊、課程內容開放給參與者增修調整、課程資源開放任何人使用、開放多種進行學習的環境。

然而,起初這門課並沒有預設要成為「大規模線上課程」,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當時參考了他人開設的「開放線上課程」及自己舉辦的「大型線上會議」,再加上新發展的連結主義學習理論(Connectivism),融合為這堂課的進行方式。

「連結主義Connectivism 」

早在2004年,George Siemens就提出因應不同以往的學習環境,學習理論應有所調整。

首先,教室以外的非正規學習對今日的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資訊變動得很快,在工作現場隨時都有出現新的問題,學習將會是持續一輩子的過程,只接受正規教育是不足的。

其次,科技工具會改變人們思考的方式。以往學習理論提到的認知處理過程現在可以由科技工具來進行,know-how和know-what不如know-where重要,也就是知道去哪裡找需要的知識、進而分析和辨識知識間的連結關係。

最後,機構和個體都是學習的有機體。在今日環境中不太需要個人學習就能有所行動,因為可以從個人知識以外獲得資訊,然而以往學習理論只關注個體的學習過程,無法解釋機構的學習對個人產生的影響。

「連結主義」就是一個面對嶄新學習環境,設計出用以解釋和指引學習的理論架構。群體與科技工具都會在學習過程中扮演重要腳色 : 一方面,學習社群形成的網絡可用以分享資源,另一方面,知識散佈在資訊網絡四處,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數位形式儲存。

因此,學習焦點應該是「如何連結資訊」,學習活動則是為了「獲得準確且與時俱進的知識」。這也就是為什麼連結主義強調兩個最重要的技巧分別是「尋求最新資訊的能力」和「過濾資訊的能力」。

另外,為了促成持續學習,學習者需要不斷產生新聯結和維持舊連結,形成持續變動、進化的「個人學習網絡」(Personal Learning Network)。

過往的學習強調「團體(group) 」,團體仰賴領導者的分工,團體價值其實就是領導者的價值,成員會形成領導者所期望的一致性,老師就像是班級中的領導者。然而,「網絡(network)」是多元的,成員是獨立自主的,會自行合作形成共識,從互動中學習,而不會因領導者的能力受到侷限。

在此情形下,每個學習者都是學習經驗的中心,依據個人興趣和偏好而非機構要求投入學習,也因此學習發生的地方是因人而異的,不一定要集中在老師指定的平台上發生

這樣子的學習,不僅重視學習的認知結果,也重視情緒感受,因為唯有能引發學習者熱情和愉悅感受,才能引發他持續學習。

cMOOC與xMOOC的差異
xMOOC和cMOOC同樣是「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都因為開放課程給所有人註冊,吸引大量來自多元人口地理背景的參與者,也都因為課程完全在線上進行,很仰賴學生的自主性,導致很高的中輟率。

然而,兩個MOOC在教學原理上有本質差異。

xMOOC仍然是認知行為主義,老師最主要的任務是針對大規模線上學生重新設計課程傳遞專業知識,學生個體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

cMOOC則提出新的連結主義,認為學習不只發生在個體,還會發生在組織內,個體會透過與其他人和資源的連結學習,老師不是內容的絕對權威,而是引導學生探索這些主題知識的協助者。另外,應善用科技工具,教學重視的不再是內容傳遞,而是要讓學生知道資源在哪裡、該如何根據個人目標篩選和使用。

基於不同的教學原理,兩種MOOC的展現方式因而不同。

xMOOC主要是在單一網頁上進行,由老師錄製影片、提供教材內容,學生接收這些教材內容,科技發揮的效用只限於傳遞。課程進行過程中,老師會建立起一對多名學生的互動關係,然而並不重視協助學生建立彼此的關係,課程結束後,學生的學習可能也因此結束,和老師及同學的連結就此消失。

cMOOC雖然也有一個主要網頁,但這個網頁只是一個始點,學習仰賴學生各自使用不同的網路工具,在自己熟悉的網絡中蒐集、組織、創造不同學習內容。因此課程內容並非固定的,而是由學習者共同溝通互動後定義、發展出來的。
由於學生在課程中會在自己的網絡 (如FB、twitter、blog) 中和同學互動,與同學建立起長期的關係,同時會成為一些相關主題資訊資源的訂閱者,因此將會引發課程結束後的持續學習,學習並不會終止於此課程。

第一門cMOOC便在課程中使用了十二種工具,有的是由老師提供、有的則由同學補充,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風格、個人目標、可運用時間、自我組織技巧、需求、工具運用能力等而有不同的工具使用偏好和運用程度。(想看更多學習小工具請見)

這些工具與使用方式如下,同時運用這麼多種工具過濾和吸收資訊,帶給學生很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 Mailing list : 定閱者每天會收到主題討論的摘要訊息
  • Wiki : 共同編輯主題相關概念、定義內容
  • Elluminate : 同步線上會議系統
  • Moodle : 開放資源線上學習管理系統
  • Ustream : 影片串流系統
  • Pageflakes and Netvibes : RSS訂閱聚集服務
  • Facebook : 知名社群網站
  • linked in : 商務聯繫導向的社群網站
  • Twitter : 簡短訊息微網誌
  • Ning : 使用者可以創造個人化社群網絡的服務產品
  • Second life : 3D虛擬世界
  • Twine : 根據主題收集和連結內容的語意網服務
  • Flickr : 知名的相片分享服務產品
  • Social bookmarking : 允許使用者儲存和分享網站書籤的社會化書籤服務
  • Mind map : 合作編輯概念和心智圖的網路工具
未來發展

不少人提到xMOOC的教學創新不如cMOOC來的明顯,強調我們要更關注2008年MOOC的發展歷史。然而現在在coursera平台上,許多xMOOC課程都有搭配多元工具,像是推特、臉書、維基,也就結合了cMOOC的一些要素。

事實上,一些老師就算不知道連結主義,卻自然發展出類似於連結主義的想法,希望學生能從課程進行中學會如何學習而非死記課程內容。畢竟當課程內容和進行方式在網路上開放給這麼多人接觸時,就會比傳統課程更容易受到挑戰,老師的教學方式也需要立即隨新世代學習者的需要做調整,使得xMOOC和cMOOC不知不覺的產生疊合。

事實上,cMOOC本身有其理論和實務上的缺陷還待克服。目前連結主義的應用尚侷限在部分國家,還需要更多的驗證來支持此理論確實成立,並進一步了解其與其他學習理論的關係。

在cMOOC的實務進行上,由於課程內容不斷變動,且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目的和興趣有不同的課程進行方式,很難有一致的評量,也就難以給予學分。因此,cMOOC和傳統實體課程的接軌會比xMOOC更困難。不像xMOOC可以直接搭配翻轉教室,成為實體授課現場的一個環節,cMOOC比較像是擴大實體授課的學習環境,在網絡上擴展學習同儕。

文 / 柯俊如



延伸閱讀 : xMOOC的教學設計與理念後MOOC時代—百花齊放的課程模型

參考資料

The Ultimate Student Guide to xMOOCs and cMOOCs

http://moocnewsandreviews.com/ultimate-guide-to-xmoocs-and-cmoocso/#ixzz2rZ5Unbrd

cMOOCs and xMOOCs – key differences

http://jennymackness.wordpress.com/2013/10/22/cmoocs-and-xmoocs-key-differences/

MOOCs and the AI-Stanford like Courses: Two Successful and Distinct Course Formats fo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http://www.eurodl.org/?article=516

The MOOC Guide (Stephen Downes )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hemoocguide/system/app/pages/sitemap/hierarchy

Connectivism (主網站)

http://www.connectivism.ca/about.html

Connectivism (wiki)

http://epltt.coe.uga.edu/index.php?title=Connectivism

Connectivism and MOOCs: The Web We Weave

http://www.coetail.com/online13-14/connectivism-and-moocs-the-web-we-weave/

Connectivism: Learning theory of the future or vestige of the past?

http://www.irrodl.org/index.php/irrodl/article/view/523/1103

Connectivism: Its Place in Theory-Informed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Enabled Learning

http://www.irrodl.org/index.php/irrodl/article/view/902/1664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George Siemens, 2004)http://www.elearnspace.org/Articles/connectivism.htm

What is Connectivism?(George Siemens, 2009)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4pKVP0_ILdPty6MGMJW8eQVEY1zibZ0RpQ2C0cePIgc/preview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Stephen Downes,2011)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stephen-downes/connectivism-and-connecti_b_804653.html

Creating the Connectivist Course (Stephen Downes,2012)

http://www.downes.ca/post/57750

What Connectivism Is (Stephen Downes,2007)

http://www.downes.ca/post/38653

Connectivism and its Critics: What Connectivism Is Not (Stephen Downes,2008)

http://www.downes.ca/post/53657

Groups Vs Networks: The Class Struggle Continues (Stephen Downes,2007)

http://www.downes.ca/post/42521

An Introduction to Connective Knowledge (Stephen Downes,2005)

http://www.downes.ca/post/33034

cMOOC –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2011

http://cck11.mooc.ca/index.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OOC專訪】計算機程式設計 — 劉邦鋒老師

遊戲化學習 (上篇) 八個讓生活不再無聊的心理學大公開

遊戲化學習(下篇) 結合 PaGamO 遊戲平台,讓人不再抗拒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