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MOOCs使用者的面紗

5252「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MOOCs很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大規模」的使用者,到底這些使用者來自哪裡?為什麼會聚在一起學習?又會因為大量的人數獲得什麼好處?這些問題一直是許多人感到好奇的。


MOOCs鎖定的對象

由於MOOCs是開放給每個人都有機會使用的線上課程,因此會為不同對象群帶來不同的好處。

對於在學學生而言,正在上本科專業課程的人可以補充更多有關的知識,作為自己預習或複習的材料,也可以選一些自己有興趣的其他課程。學生將能接受到來自世界一流大學的課程,且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來安排學習內容,而非被動接受老師安排的進度。

對於授課老師而言,身為MOOCs的提供者,一方面可以接觸到世界各地更廣泛的學生族群,另一方面也用嶄新思維重新設計實體課程的教材。另外,老師也可以從他校提供的MOOCs進行教學觀摩,參考其他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使用教材,或直接用他校MOOCs搭配實體課程進行翻轉教室。再者,由於有廣大的使用者,老師在課堂內指定的閱讀文獻往往會大賣,如此一來也將使其著作的影響力增加。

對於學校而言,MOOCs是可以增加學校的知名度,讓世界各地的學生發現這個學校擅長的特色是什麼,以及見識到優秀的師資,增加學生註冊該大學的機率。同時,申請這些大學的高中生也可以增加對學校的了解,並在入學前先做一些準備,有利於提升入學學生的基本能力

對於職場人士,有鑒於當今局面變動快速,許多人進入職場會發現以前學的東西已經過時,或是發現工作中要處理的問題需要其他領域的知識才能解決,這時MOOCs就是一個讓他們能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地點學習的地方。不僅對他們現在的工作內容可能有所幫助,也能在履歷上添上一筆紀錄,證明自己的學習動機、能力、外語能力等。

整體而言,MOOCs改變了學習的方式與意義,將教育的決定權放在廣大的學習者手上,不論學習者的背景、身份、目的為何,都有機會花少許資金學到自己有需要或有興趣的科目,實現終身學習的願景。


MOOCs授課者的想法

多數提供MOOCs課程的老師們都說,製作一堂MOOCs課程會佔用到他們其他做研究和實體授課的時間,就算沒有開放信箱給學生提問,每週也會被論壇中的學生召喚個一兩次。

另外,他們對於學生從線上課程獲得的實質能力是有些懷疑的,因此對於授與這些線上學生們如同實體課程的學分,還有些不確定。肯定線上課程學習者能獲得同等能力並可以授與學分的多為理工科的老師,未來人文社會科到底要怎麼設計線上課程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雖然有這些問題,多數老師還是相信MOOCs或多或少的能降低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因此他們認為應該要加入這個趨勢,寧願當個挑戰者,而不要到最後一刻加入時手忙腳亂又引人責怪。


MOOCs使用者的人口組成

雖然MOOCs懷抱著促進教育資源平等的理想,然而許多調查都指出,MOOCs的使用者目前主要集中在英語系、已開發國家,而且多半都接受過高等教育

美國的MOOCs使用者位居世界第一,佔了34%,人數第二多的為印度,但只佔7%,少於美國甚多。接下來幾個名次差不多都在3~4%之間,有的說是巴西,有的說是加拿大,來自中國的使用者則佔全世界的2%左右。

在年齡組成上,小於30歲和大於30歲的人數約為4: 6,若將年齡大致對應教育階段,可以發現全球MOOCs的使用者以畢業後在職進修者居多,占了將近一半。至於學生族群在發展中國家佔23-28%,在美國則卻只佔10%左右;退休者則反過來,除了美國佔了14%,其他國家都非常少。

果殼網於2013年10月針對中文使用者進行調查,結果是學生佔55.54%、在職人士佔40.34%,可見MOOCs對於華人在職進修的影響較全球較小。另外,學生的學歷在大學以上的佔了80%,呼應全球的調查現況。不過很特別的是,中文使用者中,高中學歷的人所佔比例次於大學生,比碩士生更多。

最後,不論在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MOOCs的使用者都是男多於女(約6:4),而且發展中國家的男女比例會更加失衡(約7:3),美國的使用者男女比例則差不多各半,可能反應了各國原本男女能接受的教育機會狀況。


MOOCs使用者的動機

根據研究調查,使用者使用MOOCs課程的主要動機是「好奇和好玩」,佔了50%,第二多的則是「想要增加專業知識以完成工作」,佔了44%。其中,動機會受到使用者所選課程的學科特性影響,人文學科的課程會吸引最多出於好奇好玩動機而選課的學生,佔了75%,社會科學對於工作的專業知識提升則最有幫助,但比起好奇好玩的動機並沒有多多少,自然科學則是兩種動機差不多,但是好奇好玩的較多。

根據美國科學人針對全球理工背景學生族群的調查,MOOC使用者修課的動機主要是因為免費、個人興趣和促進職業發展。果殼網調查的結果中,不分背景的中文使用者的動機主要是學習新知、提升特定技能、獲得一流教育資源、學習英文、打發時間,對於「教育」的渴求比起全球更為明顯。另外,中文學習者想學的課程以人文性質的居多,其次為資工,再來是經濟金融與藝術。


MOOCs使用者的完成率

除了註冊MOOCs的使用者到底來自哪裡、有什麼動機,到底哪些使用者會完成課程也是很重要的議題。

調查中發現,完成率最高的以歐洲最多,可能是因為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持續力很強,或是因為宣傳不夠,降低了嘗鮮的人數,因此MOOC使用者都是真正想拿到證書的人。

全球最高的證書獲得比例依序是希臘、西班牙、斯洛維尼雅、德國、捷克,國際學生比起美國學生都更想獲得證書,但是整體而言的完成率都在個位數的百分比。根據果殼網的調查,中文學習者有67%從來沒有完成過一門MOOCs的課程,主要原因是可以投入的時間有限、缺乏毅力、語言障礙。

這麼低的完成率引起許多人對於MOOCs成效的質疑,然而edX曾提出應該針對網路環境重新思考完成率的算法。

Coursera的創辦人則曾做研究了解MOOC使用者的意圖(intention)和持續使用MOOC平台的關聯性,指出免費、無必修要求的MOOCs就像是從公共圖書館借出的書,不會有人去細究到底你是粗略翻完這本書、只看幾個章節或開頭,還是認真的一面面讀完,而且不管用哪種方式翻閱這本書,都不可否認看書的人有所收穫。另外,他們也發現付費的學生完成率大幅提升,因此也開始著手推動需要收取微薄費用的認證課程。

想知道完整的調查結果,請見參考資料,看看你屬於哪個學習族群?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特色呢?之後想必也會有更多與使用者有關的調查,值得持續追蹤。
























文 / 柯俊如

延伸閱讀 : MOOC與學習資料分析MOOC能否成功的消弭教育落差 ?深度了解大規模線上課程的「滯留」(RETENTION)與「意圖」(INTENTION)

參考資料 :

MOOCs: Who’s using MOOCs? 10 different target audiences
http://donaldclarkplanb.blogspot.tw/2013/04/moocs-whos-using-moocs-10-different.html

Christensen, Gayle and Steinmetz, Andrew and Alcorn, Brandon and Bennett, Amy and Woods, Deirdre and Emanuel, Ezekiel J, The MOOC Phenomenon: Who Take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and Why? (November 6, 2013).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2350964

The professors behind the MOOC
http://chronicle.com/article/The-Professors-Behind-the-MOOC/137905/#id=overview

Evaluating Geographic Data in MOOCs
http://nesterko.com/files/papers/nips2013-nesterko.pdf

MOOC 全球调查
http://www.huanqiukexue.com/html/newgc/2013/0906/23315.html

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
http://mooc.guokr.com/opinion/437530/

Retention and Intention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In Depth (中譯版)
http://www.educause.edu/ero/article/retention-and-intention-massive-open-online-courses-depth-0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OOC專訪】計算機程式設計 — 劉邦鋒老師

遊戲化學習 (上篇) 八個讓生活不再無聊的心理學大公開

遊戲化學習(下篇) 結合 PaGamO 遊戲平台,讓人不再抗拒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