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大人物(1)-登場舞台

史丹佛大學位於美國西岸加州的史丹佛市,位於矽谷的西北方,這一所全世界排名前三的大學,孕育了包含Google、Yahoo、惠普與昇陽等眾多出名的科技公司,也是MOOC浪潮席捲全球的起點。

事情的開始在2008年。那一年,Coursera的兩位創辦人Andrew Ng和Daphne Koller都還是計算機工程學系的助理教授,而Udacity的創辦人Sebastian Thrun則在史丹佛大學擔任則研究教授。

那時,Andrew Ng接下了Stanford專業發展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的合作計畫,發展了一套名為Stanford Engineering Everywhere的教學平台,將史丹佛大學數十個工程學科課程開放給大眾。這是史丹佛大學第一次嘗試免費公開的教育方式。


圖一、Stanford SEE的教學平台。

SEE平台就像是MIT的OpenCourseWare,提供所有課程完整的教學內容,包含了教學影片、指定讀物、課程講義以及指定作業,並且以創用CC授權與公眾分享。出乎意料的,當時有超過一百萬人次觀看了SEE的課程內容,這鼓勵了Andrew Ng以及其他資訊工程系的教師們進一步探索開放式課程的可能性。

於是,他們開始了MOOC的實驗旅程。

Andrew Ng設立了OpenClassroom以及其他開放教育的試驗網站,並且和系上老師合作探索不同教學設計能帶給學生的體驗。在一連串試驗過程中,Andrew Ng學習到了創業最重要的資產:「失敗」。他們從失敗中學習到,不要把一門完整的長課程切分成15分鐘左右的單元,而應該重新設計成短單元課程;以及不要模仿實體課堂一起上課的方式,因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學習進度與習慣。另外,他們也參考可汗學院調整課程製作方的工具,讓開設一門MOOC課程成為更簡單的事情。


圖二、Stanford OpenClassroom的教學平台。


在2011年,史丹佛大學在兩個平台上開設了三門MOOCs。其中一個平台由Sebastian Thrun團隊設計,開設了人工智慧課程,這個平台之後轉型為Udacity。另一個平台則是由Andrew Ng以及四個學生所開發,開設了機器學習及資料庫兩門課程。此平台上的課程開設具有以下功能:短時間的教學影片、影片中的測驗、每周測驗、影片加速、電腦評分作業、學生討論區、隨機測驗及重複提交作業,Andrew Ng及其團隊透過觀察平台上的學生行為來進一步發展之後的Coursera。


圖三、ml-class.org教學平台在2012年的樣子。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門課程都提供課程完成聲明(Statements of Accomplishment)。這樣的成果得來不易,是經由一連串和學校法務部門、註冊部門以及工程學院討論的結果。課程完成聲明是MOOC的一大進展, MOOC不再只是像開放式課程一樣單純分享教材,而扮真正擔負起教育與認證的責任。

MOOC課程,從2009年的SEE計畫開始,到2012年4月Coursera的成立,已經略具雛形。然而,MOOC該走向何方?面對MOOC浪潮興起後的成就與質疑,MOOC的旗手們是如何看待與回應?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將從Andrew Ng、Daphne Koller的觀點來描述MOOC,並且勾勒出他們眼中MOOC的未來。
 文/柯俊先
參考資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OOC專訪】計算機程式設計 — 劉邦鋒老師

遊戲化學習 (上篇) 八個讓生活不再無聊的心理學大公開

遊戲化學習(下篇) 結合 PaGamO 遊戲平台,讓人不再抗拒測驗